Search

紛飛大雪

  • Share this:

【ひとりの旅】

来られて良かった,這次換對方這麼說。由於大雪影響造成交通中斷,一度以為到不了,幾經波折,抵達時已疲憊至極,送上機場買的鳳梨酥,看到驚喜的笑容,證明我有多麼期待重訪。一切彷彿昨日,連接待的服務員都很眼熟,晚餐時大家輪番向我道謝,應對進退也輕鬆了起來,包括甜點太誘人,去年忘了拍照,今年一樣忘了拍而受到嘲笑。然而我心中一絲惆悵,沒有鵝毛般的大雪撫慰,第二天早晨燦爛的藍天與白雪讓我不禁問自己,到底為了什麼再次來到這裡?值得嗎?

這次旅程比去年累多了,也許是年紀有了,也許是天氣因素,回程當天半夜一點到家,澡也沒洗行李也沒整理,換了衣服就直接睡沙發陪丹丹,累了一星期還沒力氣開工。可是我確定這是我要的旅程,人都到了山形可以不去看藏王樹冰,選了三家偏僻的溫泉旅館,只做三件事:吃飯、泡溫泉、看(下)雪。因為朋友託買發熱衣,自己也補貨補得很開心,不小心在鄉下購物中心吃到利久牛舌和31冰淇淋。在某家低調而全是日本人的溫泉旅館,我不好意思的跟服務生說:「我不知道到底吃了什麼可是每一樣都好好吃!」

我喜歡這種離開時讓我會想再重訪的地方,無法想像在人群中擠著看著名景點,聽著熟悉的鄉音,彷彿根本沒有離開。我喜歡打開電視看人家關注的內容,收銀機又有什麼最新的發明。去年在無印良品看到自動找錢機已經覺得很訝異,今年看到藏在櫃臺底下的自動掃描器,麵包店裡客人自己投幣找零的收銀機。只是一些很無聊的細節,也不值得聲張或討論,自己默默笑笑便是。

這次旅行與以往不同的是多了一份牽掛,原本要送丹丹住寵物旅館,鄰居都說不要,會一起幫我照顧。於是我沿途收到各方來源報告丹丹的動向,包括每天大小便幾次、即時照片與視訊。我對這樣的牽掛並不是很樂意接受,總覺得人已經離開,心卻還牽著一條線(所以才叫牽掛不是嗎)。在優衣庫買衣服被送了一隻黑色史努比,我為難的看著它,店員說你可以不要,我一把搶過來說:「我要帶回去給我家的狗狗。」我大概三十年沒有做過從國外帶絨毛玩具回家這種事了。我不喜歡那樣的牽掛,卻又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牽掛,因為它就是發生了。

後來還是知道了,為什麼要回到這裡,為什麼要一個人前往偏遠的超級豪雪地區。唯有離開這條巷子,離開日常生活,日常語言,在冰天雪地中,才能照到內在的那面鏡子,清楚的思考。這些年來發生了很多事,我已經離家五年半,沒有與家人聯絡。朋友來來去去,翻譯生涯起起落落,英文教學也憂喜參半。只有在面對一片白色時,我才發現,對於失去的一切,家人、朋友、事業、工作機會,我並不是那麼的在意。爭取機會、追求成功,這些我都嘗試過了,到最後,順著人生的流浮沉,其實比較輕鬆、自在。在冰天雪地裡,這些真的都不重要,只要往樹林裡走個一百公尺,一切就都結束了,所有的煩惱也隨之化為烏有。人生本來就是一個人的旅程,他人都是過客,其實我也只是過客。

年輕時曾經和初戀情人為了某事抱頭痛哭,他承諾將來給我一個家,有一個房間要裝滿地板到天花板的書架和CD架。三十年前我哪知道會有電子書和MP3這種東西?趁著還在調整狀況的時候,又整理了一次書,出版社的贈書只留兩本,其餘全部賣掉,還有不會再讀的書。我的人生不再有「收集」這件事,如果這間屋子發生火災,唯一要救的是丹丹,連電腦資料都不需煩惱。所有的一切,都是身‧外‧物。

於是我懂了,過幾個月又該訂機票,預約每年一次與自己的約會,一個人的旅程,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。也許這就是五十知天命,又稱凱龍回歸,喔耶終於輪到我了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Reading, writing and translating, not necessarily in that order.
View all posts